警告:劇透紙背
書評《香港喜劇電影的自我修養》--1984年,中英談判,香港人開始擔心前途問題,焦慮漸生,難以盡情享樂。繼後興起的中產輕喜劇和無厘頭鬧劇,大概是在迷茫複雜心態之下所衍生的創作。羅玉華的〈港產喜劇電影的輕與重──從中產想像及其幻滅說起〉及張偉雄的〈飄忽的詩意──無厘頭「次」身世考〉雖以兩種喜劇次類型為主題,但喜劇風格的演變其實也是時代產物。中產喜劇比較寫實輕盈,無厘頭則超現實爆笑,但底蘊都是焦慮,都求逃逸。前者逃向私人領域的小確幸而呈保守,後者則跳進天馬行空的夢邊緣,皆為離地。/ 全文請看: http://www.cinezen.hk/?p=7276 / #香港喜劇電影的自我修養 #香港電影 #喜劇 #周星馳 #演員的自我修養 #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#港產片 #映畫手民 #小男人周記 #鄭裕玲 #鄭丹瑞 #陳嘉上 #鍾楚紅 #李美鳯 #鄧萃雯 #胡慧中 #周美鳯 賴勇衡Bruce(@bruce.film.cat)張貼的相片 於 2017 年 2月 月 6 9:57下午 PST 張貼
張貼留言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